华夏的士大夫

华夏的士大夫

2018就要过去,无论过去的这一年是喜是悲,是欢乐还是忧伤,是成功还是失望,都即将走过。明天就是新的一年,我们都活着,还会继续活下去。这不是最好的消息吗!想起一个郭德纲的段子:
  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,你先听哪一个?
  先听坏的吧
现在我们只有牛屎可以吃了。
那好消息呢?
牛屎有的是!

每到新的一年,华夏人最重要的是记录,所谓留取丹心照汗青。汗青是指古时在竹简上记事,记录历史。比如司马迁的史记,明史,清史等等。这里记载着这个文明发生的重大事件,也记载下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主要言行。自古以来,记录历史的人是一些特殊的官员,先秦春秋时代就留下了他们的事迹,而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司马迁的史记,最初的记录者还算是比较独立和自由的,史官准确把握当时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良知,凭着自己的职业操守,记录历史事实,叫做秉笔直书。而还有一个沿袭已久的规定:国君不能看史官记载,这也是保证史官能真正记载国君功过善恶的重要制度。
千年以来流传着齐国一次著名史官的事迹:
齐庄公到大臣崔杼家里,想与崔杼老婆棠姜偷情,被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崔杼杀害,事后崔杼又推齐景公继位。
这是齐国一件大事,史馆必须有所记载,崔杼想到了这一层。
他命令太史伯以齐庄公因为疟疾医治无效死亡的名义,记录这一重大事件。太史不同意,并明确写明:夏五月乙亥,崔杼弑其君光。崔杼一看,非常恼怒,立刻命人处死。
这位太史有兄弟四人,都从事齐国太史这一工作。老大被杀,老二虽然十分悲痛,但依然接过哥哥的史笔,愤然疾书:夏五月乙亥,崔杼弑其君光。崔杼因为这件事,连杀太史三兄弟。最小的弟弟不卑不亢,毫不犹豫拿起笔来,依然原封不动,一字不差,工工整整的把这件事写在了竹简上。崔杼坐不住了,他来到史官,拿起竹简看了看,瞪着眼睛对这位小史官说:你三个哥哥都死了,难道你也不怕死?按我的意思写,我就饶你一条性命
这位小史官回答:准确完整记载史实,这是做太史的神圣职责。如果失职,人生还有什么意义!我准确记载这件事,以后无论谁看到,也会对您有所理解。
崔杼没有再杀这位小史官,把竹简扔在了书案上,叹息着走了出来。
齐国另一个姓南史的史官听说这件事,三更就起床,顾不得的吃饭,提个包裹,风尘仆仆赶来了。正好遇到送走崔杼的小史官,小史官惊奇的问南史氏赶来的原因。南史氏说:听说你们兄弟接连被杀,我怕这件事被埋没篡改,所以专门赶来而来。小史官让南史氏看了记载的竹简,发现没有篡改南史氏这才放心的离开!
  这件事记录在《左传》里,可惜的是,这种对待真相和坚持真的精神并没有被华夏人继承下来,古华夏和古希腊人在这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,坚持真实,真即是美。
  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,并不像后世只有儒家,所谓春秋笔法为尊者讳,为权大者忌。所以后世的史官没有了春秋史官们的独立性和原则性,甚至他们的记载已经不需要权力者来监管,因为他们自己都会帮助权力者去遮掩去掩饰和篡改,自我审查,自我阉割,无他,活着最大。而已。
   士人和精英是华夏族群的灵魂,他们人生的追求是活着,那种自然这个土地当然就只有眼前的苟且,什么远方,什么诗,都成了遥远的梦。

  新年到了,我们的2019年是活着还是远方呢?愿我们活着,还有远方。


这是我去年最后一天写的

评论

热门博文